作者: 深圳市光大模具機械壓鑄廠發表時間:2020-03-09 14:39:50瀏覽量:2493【小中大】
隨著我國產業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壓鑄業也來到了新的發展時期。
依靠高科技含量的新工藝技術,模具壓鑄工藝有了新的發展可能,但與此同時,也對模具本身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力學能力更強、使用壽命更長、壓鑄效率更高、壓鑄精度更準確等等,這樣就需要對壓鑄模具表麵有更精確的處理。
目前,常用的壓鑄模具表麵處理新工藝有:傳統改進技術、更改表麵性質技術和上鍍技術。
一、傳統改進技術
傳統的技術是熱工藝處理壓鑄模具,即用淬火—回火這種方法使壓鑄模具表麵成型。而傳統改進技術是在傳統熱工藝處理的基礎上,加入先進的表麵處理工藝,以達到使壓鑄模具表麵光滑、精確度高、使用壽命長的目的。
此類方法,比如在傳統的熱工藝處理方法——淬火—回火中加入碳氮,即碳氮結合強化複合工藝,采用這種工藝,不僅能使壓鑄模具的表麵具有更強的硬度,而且能深入模具內部,加強其內部強度,並且其滲透層次分布均勻、逐層遞減。
這種壓鑄模具,不僅具有良好的回火穩定性,而且還具有較高的抗腐蝕性。這樣,在模具表麵綜合性能提升的同時,其內部也有較大幅度的性能提升,使其既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也具有較精確的表麵形狀,符合當代工業發展對模具的要求。
二、更改表麵性質技術
更改表麵性質的技術,是指利用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將模具表層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定向改變,使其更符合球盟会APP下载需要。一般來講,更改表麵性質技術的方法有兩種:表麵熱、擴、滲技術和表麵激光處理技術。
1.表麵熱、擴、滲技術
這種技術主要是在熱處理的基礎上采用滲入碳,滲入氮,滲入硼,滲入碳氮,滲入硫碳氮等,下麵著重介紹幾種常見的工藝。
(1)滲入碳
在對壓鑄模進行處理時滲入碳,有助於加強模具表麵的硬度,尤其是在冷處理、熱處理和塑料模具中效果尤為明顯。其工藝操作方法主要采用將碳粉、碳氣等通過固體滲透、氣體滲透、真空滲透、離子滲透等方式滲入壓鑄模具內部。
(2)滲入氮
在壓鑄模具加工時滲入氮,也是一種十分常用的表麵處理方式。這種工藝對材料的要求度不高,工藝較為簡單,對溫度要求較低,造成的工件變形度較小。壓鑄模具在經過滲氮處理後,其表麵硬度明顯加強,並且,壓鑄模具表麵會具有更好的加工打磨性和抗粘連性。
(3)滲入硼
通過工藝將硼滲入到壓鑄模型表麵,有利於提高壓鑄模具表麵的硬度和耐磨性,並且使壓鑄模具具有更好的耐腐蝕性和抗粘連性。滲入硼工藝是提升壓鑄模具表麵性能最明顯的、效果最好的,但是,其工藝條件十分苛刻,所以,滲硼工藝並沒有得到大量的普及和使用。
2.表麵激光處理技術
這種技術也是近三十年興起的模具表麵處理技術。激光處理表麵,一般來講,會以兩種方式得到應用。一種是增強壓鑄模具表麵的物理性質,即利用激光的熱度使模具表麵熔化直接成型,之後再與滲碳、滲氮、鍍層等工藝相結合。
另一種方法是將激光處理表麵技術與一些物理性質較好的金屬輔料相結合,利用激光的熱度使壓鑄模具表麵熔化成一層薄膜,並與此同時,將各種合金材料塗抹到薄層表麵,在激光的作用下,使其熔入壓鑄模具表麵,以達到增強其物理性質的目的。
三、上鍍技術
上鍍技術,是一種為模具塗上鍍層的方式。做一個比方,在不改模具本身物理特性的前提下,為模具穿上一層防護衣。上鍍技術一般包括玻璃鍍、衝壓鍍、塑料鍍、橡膠鍍等鍍模方式。其效果也不盡相同,這樣看模具的實際使用環境是怎樣的,具體環境具體分析,找到最合適的鍍膜方式。
一般來講,鍍膜最顯著的特點是增強模具的耐磨性、耐腐性和抗冷熱的能力。模具的使用多在冷熱交替環境之中,模具的使用量也較為頻繁。最常見的塗鍍方式是聚四氟乙烯複合鍍,這種鍍層方法就能很好地滿足模具日常使用的需要。
掃一掃關注官方微信